透過 Trimble 全站儀實現全年不間斷(24/7)即時監控系統(上)
變形監測是測量物體隨時間移動的過程,對於了解建設與結構安全性至關重要。為確保資產的安全及其保護,大部分公司會採用自動化監測系統進行數據檢視。透過全站儀的精確測量,和專門軟體的數據視覺化呈現,讓測量公司能夠更有效地對其變形量來進行監控。
本文將介紹自動與半自動監測的區別,並說明使用 Trimble 4D Control 將全站儀轉為自動化系統的步驟。
半自動化監測系統
半自動監測方案在業界已有一段時間,適用於頻率低的測量方式,例如:每月或每週一次,不須固定儀器設備,如定期土地偏移等微小變動狀況,便常選擇此監測方案。同時亦適用於監測某一特定的物件變化情況,例如橋梁需要大量運送承重物,這類項目測量時間通常較短,且在現場作業時配置測量人員即可。
![]() |
利用 Trimble Access 和 S 系列全站儀進行監測,並透過 Excel 展示測量數據。 |
全自動化監測系統
在建築和結構項目中,全自動監測系統早已成為不可或缺的工具。這些系統不僅支援地質如 GNSS 和全站儀的數據不間斷測量,更能深入分析岩土感測器,例如裂縫檢測和傾斜儀。儀器長時間架設於現場,如混凝土及鋼柱上的全站儀,結合現有基礎設施,減少返回現場進行施測的必要性,同時確保數據的持續性的收集,節省人力及時間成本。而高頻率的數據收集,如每分鐘或每日一次,確保業主和承包商能對任何突發狀況作出迅速的應對措施。
因素 |
半自動化監測系統 |
全自動化監測系統 |
變形量的情況 |
緩慢、漸進 |
突然的變化 |
測量頻率 | 低(例如,每週或每月一次) | 高(例如,每分鐘或每天一次) |
反應時間 | 長 | 短 |
建置方式 | 通常不現場安裝,採全站儀和感測器進行短時間監測 |
永久或半永久安裝 |
目的 | 定期觀測變化趨勢和沉降 | 即時觀測變化趨勢,確保基礎設施安全提前預警 |
全自動監測系統已廣泛應用於各式專案項目之中。在交通基礎設施建造過程中,必須對周邊結構進行深入分析,以確保施工過程不會帶來干擾或危及公眾安全。針對建築物、歷史遺跡、雕像以及紀念碑等,進行監測是為了即時檢測到任何損壞的發生,進而提醒管理單位或擁有者採取因應措施。開放式和地下礦場也仰賴於此確保工人和礦場的安全。
各種形式的水庫設施,如混凝土、土製或尾礦壩,安全至關重要,任何潛在風險的發生都可能會對下游居民造成巨大的災難。全自動監測系統正是確保工程師和業主在問題出現前得到警告的幫手。對於自然災害的監測,透過全自動監測系統能了解地表上的變化,避免潛在風險導致的災難發生。
![]() |
![]() |
應用產品![]() |
剛果民主共和國的 Frontier 礦區,使用全自動監測系統進行即時
|
瑞士的 Biel 鐵路軌道上,使用 Trimble S 系列全站儀進行即時監測作業,這套系統能夠即時提醒相關單位和軌道運營方,不正常的位移監測發生,以確保貨物與乘客們的安全。 |
來源:https://geospatial.trimble.com/en/resources/blog-1/how-to-turn-your-total-station-into-a-24-7-real-time-monitoring-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