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防疫也要〝動動眼〞,防近視!
作者:吳佩昌醫師

疫情時期,近視的預防與治療更顯重要
受新冠肺炎的影響,學童的戶外活動時間大大減少,近距離用眼如線上上課, 玩 3C 產品時間增加許多,兒童的近視率與先前幾年相比增加許多,例如香港就增加了 2.5 倍。吳佩昌醫師提醒,疫情時期,近視的預防與治療更顯得重 要。Make your Eye Moves
華柏恩視覺研究中心曾於 2016 年與 WHO 共同發表研究結果,推估 2050 年時全球有一半的人會近視,且每十個人就會有一位是高度近視,拉高失明的機會, 後果嚴峻。自 2018 年起,即每年設一周近視防控愛眼推廣周。今年為第五年, 主題是〝Make your Eye Moves〞,鼓勵眼科專業人士及家長們重視近視並希望能降低近視發生率,減緩加深速度,並透過更新更好的控制方式降低近視所來的嚴重後果。近視控制新發展
醫療科技日新月異,吳佩昌醫師分享目前控制近視加深的治療方法愈來愈多元化,除了可以用藥物,如阿托平長效散瞳眼藥水之外,也有光學治療方式如治療性眼鏡片、治療性軟式隱形眼鏡、及角膜塑型鏡片。吳醫師說明幼童及學生近視病的診斷與治療處置是明確的醫療行為,醫師常需經過散瞳驗光、點藥水做度數確認、遠視儲備及排除假性近視;在治療上的目標為減緩近視病加深的速度及眼睛軸長的拉長,以降低因併發症導致失明的機會。在治療選擇上,眼科醫師們會依據實證醫學的研究文獻,例如有多少臨床測試者、有幾年的數 據、及研究結果的可靠性,確定具有足夠的臨床效能,與患者充分討論後,開立醫囑處置處方來治療,並定期監控度數變化情形,以避免近視病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