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測建築物結構的數位化保障:3D雷射掃描應用案例

在現代建築與基礎設施管理中,結構安全一直是首要關注的焦點。隨著建築物年限的增長,傳統的人工檢測方式難以應對複雜結構的安全問題,這使得高精度、快速且可持續的監測技術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台灣,作為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的地區,頻繁的地震活動使得建築物的結構將面臨更大挑戰,地震所帶來的震動和衝擊對建築結構的穩定性有著深遠的影響。綜上所述,即時有效地監測結構變形,是保障建築物安全的重要措施。3D雷射掃描技術憑藉其強大的測量精度和高效率的數據處理能力,成為了建築結構健康監測(SHM)的理想解決方案,並在各種應用案例中展現出優異的效果。

數位化保障建築物結構安全的關鍵:3D雷射掃描技術

3D雷射掃描技術利用雷射光束測量物體表面,將反射回來的訊號轉化為精確的三維點雲數據,從而重建建築物的三維模型。這一技術的最大優勢在於能夠在短時間內捕捉大範圍的細節,並且測量精度可達毫米級(mm),尤其適用於結構複雜或難以接觸的區域。無論是鋼架結構、混凝土結構還是歷史建築,3D雷射掃描技術都能提供極其精確的數據,從而進行結構健康監測。


實際應用案例:北投焚化爐泳池屋頂結構監測

在台北市北投區的洲美運動公園,我們成功應用3D雷射掃描技術進行了泳池屋頂鋼架結構的測量與監測。這個鋼架結構自2004年啟用以來,經過了20多年的使用,鋼架結構可能會受到材料老化或外部因素(如地震、颱風等)的影響,存在變形的風險。因此,對其進行定期監測是不可或缺的。

圖片1.jpg
北投焚化爐泳池

 

在本次項目中,我們使用了Trimble X7 3D雷射掃描儀,能在80公尺範圍內提供毫米級(mm)精度的測量。通過掃描,我們成功捕捉了鋼架結構的每一個細節,並將數據轉換為三維點雲資料。這些數據不僅能夠幫助我們了解結構的當前狀況,還能與歷史數據進行比對,識別出結構變形的潛在風險。

圖1 北投焚化爐游泳池掃描成果.jpg 圖2 北投焚化爐游泳池掃描成果,搭配測站位置.jpg
北投焚化爐游泳池內部掃描成果

 

3D雷射掃描如何保障結構安全
1. 高精度數據捕捉

3D雷射掃描儀能夠提供每個測量點的三維坐標,並將結構細節以點雲形式呈現,精度達到毫米級(mm)。這意味著即使是微小的變形或損壞,也能夠被及時發現。

圖3 北投焚化爐游泳池內部掃描成果.jpg 圖4 北投焚化爐游泳池內部掃描成果.jpg
北投焚化爐游泳池內部掃描成果



圖5 北投焚化爐游泳池內部掃描成果.jpg  圖6 北投焚化爐游泳池內部掃描成果.jpg
北投焚化爐游泳池內部掃描成果

 

2. 快速掃描與數據處理
相比傳統的人工測量,3D雷射掃描能夠在短時間內捕捉到大量數據,並自動拼接掃描區域的點雲,減少了測量時間和人為錯誤的可能性。這使得結構監測變得更加高效率且準確。

圖9 點雲斷面資料提取.jpg
點雲斷面資料提取


3. 長期監測與數據比對通過定期進行3D雷射掃描,並將新數據與歷史數據進行比對,能夠及早識別結構的變形趨勢,從而制定合適的維護或補強計劃,防止潛在的結構失效。

4. 數據可視化與BIM結合3D雷射掃描的點雲數據可以與建築訊息建模(BIM)技術結合,生成精確的三維模型,並進行結構變形的模擬分析,為未來的維護和管理提供數位支援。

05.jpg
 

鋼梁 S1 S2 S3 S4 S5
節點1 6.345m 6.816m 6.370m 6.437m 6.539m
節點2 9.256m 9.305m 9.274m 9.434m 9.371m
節點3 11.415m 11.264m 11.192m 11.371m 11.482m
節點4 12.555m 12.218m 12.129m 12.443m 12.682m
節點5 12.236m 12.427m 12.388m 12.597m 12.805m
節點6 11.422m 11.757m 11.766m 11.876m 11.870m
節點7 9.407m 9.869m 9.784m 9.757m 9.505m

屋頂鋼樑節點點位(俯視圖)與觀測資料
 

3D雷射掃描技術在建築結構監測中的應用,提供了一個效率極高、精確且數位化的監測方案。通過這項技術,建築物的結構健康可被持續監控,從而保障建築物的長期穩定性與安全性。無論是新建築還是已有結構,3D雷射掃描技術都能為其提供最先進的監測服務,確保結構在面對老化、環境變化和自然災害等挑戰時,始終保持最佳狀態。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