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再循環內體(Recycling Endosome)膜動力學的調控機制
再循環內體管狀結構的三維共軛焦影像
研究細胞內蛋白之間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三維管狀結構時,若使用傳統螢光顯微鏡作為成像系統,容易收集到大量非焦距面上的螢光訊號而難以辨識不同蛋白的相對位置,最終造成實驗結果的誤判。
解決方案
雷射共軛焦顯微鏡的功用不僅僅可擷取焦距面上的共軛焦影像,其高解析力的特性更可應用於建構三維影像(3D construction)、縮時攝影(time-lapse imaging)及FRAP(Fluorescence recover after photobleaching)等不同應用領域中。![]() |
![]() |
應用流程

▲單一蛋白質形成立體結構狀
實際範例

▲再循環內體管狀結構三維共軛焦影像
應用產品
Nikon Eclipse Ti2-E 全新設計倒立顯微鏡,擁有無敵超大 25mm 視野數(Field of View),不需妥協即可匹配大尺寸感測晶片 CMOS cameras,顯著提升資料輸出量。Ti2 搭載穩定的抗漂移對焦平台,應付 super-resolution 超高解析快速成像的挑戰,游刃有餘。機身內部新增多處偵測元件,協助使用者判讀光學配件是否有在正確光路上,減少錯誤發生。另外,每個感測點資訊均可在拍照時自動記錄下來,方便實驗品管控制並能加強資料再現性。
|
Nikon AX/AX R 是第十代的點掃描共聚焦系統,系統具備下述優點:
2、Autosignal.ai:自動設置雷射強度和 Gain 值 3、Denoise.ai:將圖像去除雜訊 |
NIS Element C-ER 是 Nikon 影像處理軟體 ,功能進一步提升Confocal 影像的解析力!! *ER = Enhanced Resolution
|